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025年一季度徂徕山林场系列培训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25-04-17 10:56 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德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示范项目合作部署,切实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落地见效,2025年第一季度,营林技术(SPI)与高保护价值(HCV)评估系列培训在徂徕山林场成功举办。来自江西、山西、山东四个林场的60余名技术骨干参加相关培训,为提升森林科学经营水平、培育高素质林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SPI专项培训:理论实践深度融合,提升森林经营精准化水平

2025年3月19日至21日,开展中德合作可持续多功能森林经营政策及示范项目—徂徕山林场营林技术及小班营林规划调查(SPI)培训。德国DFS咨询公司项目专家Michael Mussong教授以“主要森林类型营林规划与调查技术”为核心,采用“理论授课+实地实训”的双轨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环节,Mussong教授系统阐述了森林经营指南与小班调查技术规范,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讲解,帮助学员构建完整的技术知识体系。外业实践环节,带领学员深入刺槐林分典型区域,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开展系统性调研,指导学员观测林下更新树种组成及数量分布,并开展营林规划方案设计与小班样地调查实操,包括目标树选择、采伐木评估等技术。通过分组研讨调查数据、实地考察赤松林分经营现状等,全面提升参训人员对森林经营规划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二、HCV专题培训:多维评估高保护价值,筑牢资源保护科学根基

2025年4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林科院科信所研究员校建民主持的高保护价值(HCV)专题培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以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HCV评估体系为目标,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释HCV的理论起源、核心定义、六大类型划分、典型判定案例及技术方法,并组织学员完成调查分组、方案设计、利益相关方访谈对象遴选等前期筹备工作。培训期间,学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勘察、利益相关方访谈等多元化判定手段,深入彩山水库、双泉村、龙王庙、中军帐、茶石峪等重点区域,对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油松古树、栓皮栎古树群等珍稀自然资源,以及抗日遗址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性考察。通过现场教学与案例研讨,学员全面研习HCV各类型判定标准与评估流程,重点掌握核心指标的评估方法。依托外业调查、调查报告编制、分组汇报及专家综合评述等环节,学员系统掌握高保护价值区域识别技术规范与操作要点。培训结束后,还为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此次系列培训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国际先进林业技术与本土实践的深度融合,搭建起跨区域林业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参训学员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实践样本。未来,徂徕山林场将持续深化中德合作,完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为林业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信息来源:泰安市林业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