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臧玉海解读了《泰安市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下面是解读全文。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泰安林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由我来解读《泰安市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
第一,制定文件的背景依据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森林法》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需要,建立林长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行林长制”。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行林长制。2020年12月28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厅字〔2020〕34号)。2021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林函字〔2021〕9号)。就全省层面看, 2019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9〕131号);2021年6月,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林长办字〔2021〕2号)。就我市层面看,2019年10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泰安市全面建立林长制工作方案》(泰办发[2019]26号),至2019年底,我市全面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框架体系。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省林长制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林长制改革工作做深做实、落细落地、发挥实效,结合我市实际,在充分征求林长制各责任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市林长制办公室制定了《泰安市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并经市委书记、市总林长杨洪涛,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林长张涛签发,于10月22日正式印发。
第二,深化林长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健全完善林长制体系,明确重点任务,细化责任措施,充分发挥林长制总抓手作用,以森林、湿地等资源保护管理、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为主线,建立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林长制体系贯通到底、发挥实效,保障和促进泰安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重点打造“五个名地”、率先建成“生态绿地”,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第三,深化林长制改革的7项重点任务
一是健全完善林长制体系。按照推深做实、深化完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林长制建设,对森林等生态资源实施重点保护。林长岗位空缺时应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保持林长队伍动态稳定。林长制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加强协作,形成横向工作合力。加强各级林长制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林长制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鼓励支持各级发展民间林长,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以各级林长为主体、民间林长和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协同治理体系。
二是落实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各级总林长对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负总责。科学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作为林长制评价主要指标,明确保护发展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查等制度。市县总林长要对下一级林长年度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按程序向社会公开。依托省林长制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常态化、精准化。
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精准落地,强化生态红线管控。科学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强化森林督查,及时发现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加强公益林管护,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落实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制度。
四是加强生态修复和质量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科学划定生态用地。认真贯彻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把增绿扩绿的主攻方向转到重点攻坚和内涵挖潜上,加快宜林荒山、四旁植树、农田林网、道路水系等区域造林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努力提高绿化质量。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完善义务植树尽责机制,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森林质量。
五是加强森林灾害预警防控。创新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将森林有害生物灾害、森林防灭火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森林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能力。落实森林防火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情应急处置能力,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地方政府负责制,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机制。
六是深化森林资源领域改革创新。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科技支撑,强化新技术新成果的集成和转化运用。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
七是强化基层力量支撑。加强基层护林员、防灭火巡查员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配齐一线管护力量,完善聘用、管理、培训、报酬和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县乡林业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加强森林公安转隶后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建立林业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各级林业、自然资源、公安、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监管执法合力。
第四,深化林长制改革的4条保障措施
包括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林长制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化林长制改革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支持,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年度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浓厚氛围。
解读完毕,谢谢。
泰安市林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pdf